•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黨建網 > 時代馬院
    “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理論研討會舉行
    發表時間:2022-11-11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由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舉辦的“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理論研討會”11月6日在北京大學舉行。

      北京大學黨委書記郝平,教育部社會科學司副司長宋凌云,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教務長王博等參加研討會。宋凌云在致辭中說,本次會議聚焦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有利于我們深入理解和精準把握黨的二十大精神,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全國高校思政課戰線和馬克思主義學院要貫徹黨中央要求,按照教育部黨組的部署,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先學一步,學深一層,加強理論研究闡釋。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等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要示范帶動全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持續發展,當好理論研究的“排頭兵”,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成果有機融入教育教學,講準講深講透講活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入腦入心,全面提升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實效。 

      王博在致辭中說,北京大學將繼續深入研究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把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最新成果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扎實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 

      與會專家學者圍繞會議主題展開了深入的理論研討。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顧海良認為,高校思政課教師要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把握好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過程中努力推進道理、學理、哲理三者統一。 

      中央文獻研究室原副主任陳晉教授認為,中國式現代化是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的重要理論和實踐成果。中國式現代化的特征和本質要求,充分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中共中央黨校原副教育長韓慶祥教授認為,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經過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我們黨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這深刻反映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形成邏輯。 

      中央編譯局原秘書長楊金海教授認為,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中國式現代化為人類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新的選擇,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提供了更多更好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咨詢委員會委員顏曉峰教授認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布局,既內在于中國式現代化理論,同時又具有很強的實踐性,體現了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統一,是新時代新征程中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遵循。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黨委書記辛向陽研究員認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過程,實際上是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中國化的過程,馬克思基本原理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就是科學社會主義價值觀主張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過程。 

      全國首批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參加了研討會。武漢大學黨委副書記、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沈壯海教授,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朱安東教授,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兼常務副院長王易教授,北京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孫熙國教授,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李冉教授,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劉鳳義教授,山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張士海教授,吉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吳宏政教授,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蔡文成教授在研討會上發言。 

      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孫蚌珠教授在會議總結中說,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我們應當通過扎實的理論研究推動馬克思主義的學科建設和學術發展,同時大力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作出更大貢獻。 

    網站編輯:朱琳瑄
    黨建網出品

    友情鏈接

    18强奷一级毛片